課程查詢

字型設定:
課程編號:1141CA004-5
課程期別:114年度第1期
課程日期:2025-03-14
課程分類 課程名稱 上課時間 授課學校 開課狀況
學術-社會科學類 全局性思考_投資與民主選擇的智慧 星期五 19:00-21:40 松山社區大學 招生中
授課講師 葉書弘
課程費用 學分費3000元,新生製證費100元,報名費200元,冷氣費200,學員團體意外保險費:春、秋季班200元、寒暑期班100元
其他費用 無自費項目。
授課地址 臺北市松山區八德路4段101號
理念目標 這是一套思考課程,面對網路時代的訊息爆炸、內容良莠不齊、真正有意義的資訊被片面說詞所淹沒,許多人感到無所適從。本課程辨明投資選擇、篩選資訊、與民主機制的內在邏輯,三者有共通的智慧,有讓我們能做出更好決定的思考框架,啟發學員得出更深刻的觀點。
教學方式 以主題探討與簡報介紹、案例討論、思辨互動方式進行。本課程會從命題切入,沿思想脈絡循序推演相關理論,並回覆學員提問、解惑。
師資介紹 台大電機學士,台大商研碩士,前群益投信海外投資長,元大投信大中華團隊主管。我個人受的是電機與經濟的專業教育,也同時享受於在歷史與哲學思辨中悠遊。海外投資長的責任必須為公司龐大基金做出全球投資配置,正是由於站在第一線研究全球競爭的來龍去脈,對結構性趨勢與國力消長的判斷必須化為投資成果,在金融市場上見真章,從此開始鑽進對人類社會運作「制理」的探索之路,並發展出一整套觀察歷史演變與社會制度的分析框架。
選課要求 無特殊限制,只要對學習投資與民主理念思辨有興趣皆可。
備  註 ※本表單僅供參考,正確資訊以松山公告為準,如有不便請多包涵
課程大網
週次 主題 內容
第一週 一、市場先生與民權先生。 1.觀念主導著人的行為。 2.躁動的獨眼巨人。 3.群體行為的缺陷。
第二週 二、金融市場的本質。 1.投資就像棒球比賽。 2.我們都是少數股權股東。 3.市場並不總是對的。
第三週 三、股價究竟為什麼漲? 1.資金與籌碼。 2.投資是一種有紀律的選擇。 3.景氣循環產業的邏輯。
第四週 四、只有少數人能領先市場。 1.如何買進,建立部位。 2.如何持有與控管風險。 3.如何賣出,完成一次投資循環。
第五週 五、泡沫是如何生成的? 1.結構性的大趨勢。 2.許多微小期待的疊加。 3.獲利離場有多困難?
第六週 六、結構傳導至現象的時間差。 1.事物之間存在孿生性。 2.落後是觀念迷失的必然結果。 3.群體行為的本質。
第七週 七、全局性思考。 1.從歷史脈絡出發的思考。 2.反思自己的默示前提。 3.結構是因,現象只是結果。
第八週 八、個體選擇如何疊加為群體行為? 1.群體行為的多層次模型。 2.代理問題。 3.無所不在的演算法與資訊的霧霾。
第九週 公民參與週 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
第十週 十、相信人,或是相信電腦? 1.機器思考與人工智慧。 2.大數據隱含追求資訊充分的迷思。 3.凡事量化,會有什麼偏差?
第十一週 十一、多數人就是對的嗎? 1.多數決定,或是時間才能告訴我們答案? 2.少數否決權的歷史傳承。 3.民意的泡沫。
第十二週 十二、分權制衡的制度設計。 1.主權、執政權,與外部約束。 2.歐美社會分權制衡的思想脈絡。 3.中華社會分權制衡的思想脈絡。
第十三週 十三、動機良善,那結果呢? 1.康德的動機論。 2.改革成為目的本身。 3.邊沁的利益論。
第十四週 十四、結果重要,或是程序重要? 1.基於法律與利益的價值觀。 2.基於道理與歷史感的價值觀。 3.全局性的評價模式。
第十五週 十五、民主是選人,或是選事? 1.儒法之辨。 2.委之以重任,或是對所有政見的包裹表決? 3.因事選人的弊害。
第十六週 十六、歷史上的民主成就矩陣。 1.實質面以民為主的不同階段。 2.程序面主權在民的層次。 3.民主是人類社會長期的追求。
第十七週 十七、課程結語與心得討論。 1.能更真實反應民意的制度。 2.思考是個人突破群體盲目的自救之道。
第十八週 成果展準備週 回顧、複習與分享本學期結業成果展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