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查詢
課程編號:1014
課程期別:114年度第1期
課程日期:2025-03-08
課程分類 | 課程名稱 | 上課時間 | 授課學校 | 開課狀況 |
---|---|---|---|---|
0 | 老莊哲學與人生管理 | 星期六 14:00-16:30 | 大同社區大學 | 招生中 |
授課講師 | 邱茂波 |
---|---|
課程費用 | 學分費3000元,新生製證費100元,報名費200元,學員團體保險費200元 |
其他費用 | |
授課地址 | 台北市長安西路37-1號 |
理念目標 | 課程理念:一般人的思維常是落在單面、片面,向前的思維觀;但老莊哲學讓我們理解到是:多元、整體、向後的思維觀;以此思維觀來經營我們的人生,是可以達到更圓滿的人生境界。教學目標:1.建立學員涵養一正、反兩面兼具的宇宙人生價值思想觀,而非單面地思考觀。2.教導學員認識到老子「生」的哲學觀,與莊子「化」的思想觀。3.培養同學能有超越物象的形上智慧與精神境界。 |
教學方式 | 1.多媒體與板書要點之授課方式。2.師生互動式教學。3.案例討論。 |
師資介紹 | 真理大學通識中心、台灣文學系助理教授。中華花藝基金會合格教授。淨化社會文教基金會執行秘書。 |
選課要求 | 對古聖先賢之智慧有興趣者 |
備 註 | 程度要求:具中文閱讀能力者。招生人數:最低開班人數10位以上。 |
週次 | 主題 | 內容 |
---|---|---|
第一週 | 道家哲學的特殊性與其智慧 | 「自然」、「無為」、「柔弱」。 |
第二週 | 老子的形上觀 | 「道」、「德」、「無」、「有」、等概念的「道」、「德」、「無」、「有」、等概念的介紹。 |
第三週 | 老子哲學中「一」、「常」之概念解析 | 「一」是「兩」,「常」是「反」的內涵。 |
第四週 | 老子「作用地保存」之智慧 | 「無」是對「有」的保持與昇華的智慧。 |
第五週 | 老子的人生觀 | 老子是「物相生」的人生智慧。 |
第六週 | 老子的政治觀 | 老子「無棄人」、「無棄物」之「物相生」的政治智慧。 |
第七週 | 老子的生死觀 | 老子「死而不亡」而生生不已之人生智慧。 |
第八週 | 老子之理想國 | 解釋老子理想國度之義涵與智慧。 |
第九週 | 公民素養週 | 原課程停課,需選讀至少一門公民素養課程。 |
第十週 | 莊子哲學興起的背景,與其學說之特色 | 莊子歷史與學術背景,及其重視「物自化」、「物自生」的哲學特色。 |
第十一週 | 〈逍遙遊〉之思想 | 莊子「自化」、「自生」思想,而有「逍遙遊」––「無為」而「遊」的境界。 |
第十二週 | 〈齊物論〉的世界觀 | 〈齊物論所展現的萬物是平等且為一體的世界觀。 |
第十三週 | 〈應帝王〉中的「真人」思想 | 由「未始出吾宗」之無我境界,應為帝王之思想。 |
第十四週 | 〈養生主〉中「保身全生」的思想 | 〈養生主〉中「庖丁解牛」之人生哲學。 |
第十五週 | 〈人間世〉中艱難、險惡與禍害之應世方法 | 說明 以具「。無為」––「化」境之「心」應之的思想 。 |
第十六週 | 〈德充符〉中「真人」關 | 「支離其形」的人,是「道」之具現者──「真人」也;純德內充於身,渾化萬物之分別,而體萬物一體,而為「萬物之宗」的境界 |
第十七週 | 〈大宗師〉中隱者與孔子 | 莊子是完全主觀境界形態地形上學。 |
第十八週 | 莊子是「內聖外王」之學 | 期末成績評量暨教學成果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