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查詢
課程編號:3015
課程期別:114年度第1期
課程日期:2025-03-08
課程分類 | 課程名稱 | 上課時間 | 授課學校 | 開課狀況 |
---|---|---|---|---|
0 | 永續大同敘事人才培力 | 星期六 14:00-16:30 | 大同社區大學 | 招生中 |
授課講師 | 周遠光 |
---|---|
課程費用 | 學分費1500元,新生製證費100元,報名費200元,學員團體保險費200元 |
其他費用 | |
授課地址 | 台北市長安西路37-1號 |
理念目標 | 1、落實終身學習推動,結合在地議題的關懷,讓學員學習運用跨領域知識解決日常的問題,從行動中學習知識,發展獨立思考能力。2、培養敘事力,以清楚表達對在地人文環境的關懷。3、結合臺灣人口老化議題,以「高齡健康樂活」為主軸,培育學員關懷高齡者的利他精神。教學目標: 從在地深耕,發覺在地的故事,更能理解聯合國推動2030年的永續目標相互關係,學員經由終身學習,認同在地,接軌世界,提高公民素養。 |
教學方式 | 融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藉由混成教學模式,結合走讀、探究與實作進行田野調查,增進學員聽說讀寫及數位運用知能,培養跨領域的敘事力。 |
師資介紹 | 學經歷: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鄭氏干門(干嘯洲老師)入室弟子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自強分會鄭顯氣老師門下弟子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核發國家乙級教練(功夫鑑定三段)中央警察大學柔道教官廖運成(八段)格式課程助教十二學期6年中央警察大學世界警察博物館訓導2009~圖書館中隊長2018~2021中央警察大學公共關係室組員兼任柔道教官1998~2006柔道國家教練、裁判資格。中華民國聲樂家之友協會創始會員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會員空中大學兼任法律課程講師 |
選課要求 | 有興趣成為說書人 |
備 註 | 招生人數:上限20材料費:走讀或戶外教學自付相關費用如交通費等 |
週次 | 主題 | 內容 |
---|---|---|
第一週 | 課程介紹 推動聯合國永續目標與在地敘事人才培力 | 介紹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與實際案例 |
第二週 | 以SDGs理論,架構挖掘在地故事,敘事能力培養(一) | 探討挖掘敘事能力的培養的構成要件 |
第三週 | 以案例說明SDGs永續關係之在地故事敘事力培養(二) | 無圍牆博物館的概念與SDGs永續發展 |
第四週 | 以案例說明SDGs融入課程為主之敘事力培養(三) | 大同地方知識學與SDGs之關係:老師府陳家的故事介紹 |
第五週 | 民以食為天: 創業故事思維為主之敘事力培養力(一) | 食物、飲食文化與歷史記(一)圓環、永樂町美食 |
第六週 | 以故事思維為主之敘事力培養(二) | 食物、飲食文化與歷史記憶(二)慈聖宮、延三夜市 |
第七週 | 以寺廟為主之敘事力培養(孔廟、保安宮、覺修宮、醒心宮) | 宗教文化與歷史:扶鸞著書、儒釋道、先天教故事足跡 |
第八週 | 基督教及天主教在大稻埕建堂之故事 | 宗教文化與歷史:基督教及天主教在大稻埕的影響 |
第九週 | 公民素養週 | 原課程停課,需選讀至少一門公民素養課程 |
第十週 | 以淡水河為主之環境正義敘事力培養 | 淡水河流域水文化踏查 台北市翡翠水庫興建的故事 |
第十一週 | 以實際場域及案例之環境正義敘事力培養 | 生態復育與生物多樣化: 淡水河香魚護育的生態保育 |
第十二週 | 以原生動植物種類為主之敘事力培養 | 在地尚青—尋找臺灣茶的故事 人情味 |
第十三週 | 敘事力教學(一)大稻埕、大龍峒仕紳文化的影響 | 田野探討:大稻埕茶文化(法主公)茶商守護神的故事 |
第十四週 | 敘事力教學(二)產業永續轉型的故事 | 田野探討:百年迪化街區產業探討 升級變化更新換代 |
第十五週 | 敘事力教學(三)生活、生存、生態文化產業 | 田野探討:大稻埕碼頭的今與昔 轉型發展 |
第十六週 | 敘事力教學(四)林家花園古蹟故事的周邊發展 都市更新 | 田野探討:林本源家族與在地的故事、談產業變化 |
第十七週 | 敘事力教學(五) 台灣鐵路發展的故事 | 田野探討: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 |
第十八週 | 敘事力教學(六) 日治時期發給台灣漢醫執照的故事 | 日治時期台灣第一仕紳黃玉階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