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查詢

字型設定:
課程編號:1142A1009
課程期別:114年度第2期
課程日期:2025-09-03
課程分類 課程名稱 上課時間 授課學校 開課狀況
學術-人文學類 畫意家鄉 星期三 19:00-22:00 南港社區大學 招生中
授課講師 楊貴榮
課程費用 學分費3000元(折扣後為1500元),新生製證費100元,報名費200元,冷氣費200元學員團體保險費:春秋季班200元、寒暑期班100元
其他費用 同學自行購買合宜之鉛筆,水彩,水彩紙及橡皮擦等。
授課地址 臺北市南港區東新街108巷23號
理念目標 1.安排學員了解認識在地環境與文化,進而深入自己生活的社區 2.透過紙和筆,以簡單的觀察和發想,學習畫下個人當下體悟的表現技法 3.從描繪的過程,引動學員對社區的關懷,建立學員與社區間心的鏈結
教學方式 1.室內課程:講解討論南港區的地景人文產業等面貌變動,以講師示範與實際操作為主,輔以影片與圖像教學。 2. 校外教學:原則上安排每四週週六早上,視當週天候實際狀況,進行戶外教學實地觀察與紀錄。本課程採「混成彈性教學」模式,原則上為實體授課,如遇連假停課無法補完課程,或因疫致使無法實體上課等不可抗力因素,將利用Google Meet或班級line會議室等同步線上方式授課。 以實際示範講解,啟發引導教學,問題解決教學,實際演練,媒體融入教學,探討物體基本結構、體積、質量感、光影、空間等。
師資介紹 學歷:政治作戰學校藝術系畢業 經歷:自由畫家、多次參加台北地區聯展
選課要求 不需要有特殊資格,只要是要對畫畫有興趣的人,都可以來參加。
備  註 ※本表單僅供參考,正確資訊以南港公告為準,如有不便請多包涵
課程大網
週次 主題 內容
第一週 課程計劃介紹及學員相見歡 1.同學相見歡,認識彼此 2.教學說明及課程計劃,並瞭解認識課程所需之工具材料
第二週 如何用速寫或素描紀錄生活 1. 學習並進行主題的觀察,完成速寫初稿計畫 2. 運用生活日常用品與實景,進行構圖觀察及分析,進行基礎速寫的描繪練習
第三週 是GIS?還是導覽地圖? 1. GIS地理資訊系統的思維運用 2.運用GOOGLE地圖,進行景點的描繪 3. 如何針對不同主題需要來繪製導覽地圖
第四週 圖框、非圖框?以文佐圖還是以圖佐文? 1.運用插畫的概念融入速寫的變化,結合文字_述,強化畫面表達深度 2.不同的構圖練習 3.完成速寫並分享社區生活
第五週 用現代詩豐富繪畫視野的內涵 1.尋找心中最有感的那份思念 2.體驗文字與畫面所交織的美感 3.簡單的新詩創作
第六週 從校園走向社區 1.在地社區特色地景導覽解說2.地景構圖與繪畫結構的關連3.針對描繪主題進行解構組合練習4.反思與分享特色地景主題與自身可引發的共鳴點
第七週 旅閱家鄉,畫出對家鄉的情懷 1.自己生活自己紀錄自己畫 2.天地之間,都是畫筆自在漫遊的對象3.結合在地的生活經驗,描繪自己的家_味
第八週 在地生活經驗,探索社區人文生活重心 1.在地學員分享介紹地景人文產業的社區生活經驗,引發學員對社區的關懷 2.人物的運用與在地生活經驗的鏈結及觸發
第九週 公民參與週 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
第十週 探索台北地景人文產業,以繪畫方式紀錄台北 1.以台北風景古蹟為例,用圖示方式,來建立畫畫的觀察與視野 2.聽聽故事,並設計畫面結構及簡化的運用 3.練習結構觀察與畫畫的關連
第十一週 用畫者之心記錄地景人文產業變化 1.誘導在地學員表達對所處社區的演變經驗,鏈結在地情感與關懷2.以簡化的概念進行社區地景的觀察,運用基本的立體圖塊和色彩,找出地景的空間感
第十二週 探尋鐵支路上的新舊建築 1.以南港桂花鐵支道的火車站為例 2.結合當下實地地景進行3.搜集資料,利用時光軸線來體驗時光溫度
第十三週 走進巷弄看,近百年日式老宅 1. 針對描繪主題進行解構組合練習2.用基本的立體圖塊和色彩,針對目光焦點和心靈感受,找出舊建築的溫度感
第十四週 新舊建築再活化所交織的時光溫度 1. 描寫舊建築重建成新建築的面貌 2.結合色彩學的變化,表現溫度感3.利用線條也可以用顏色,分析比較個人所喜愛的表達方式
第十五週 城市新地標的新卓越 1.城市變動中新式建築的傳移模寫2.用地圖文史紀錄新式建築,還是廣告文案的鋼骨建築?我們如何表現?
第十六週 長路短街的天際線 1. 城市變動中新舊建築的挪移2.天際線的形成和演變,用畫筆來紀錄
第十七週 發揚家鄉繁華的過往,引動在地的關懷,一起快樂地生活 1.從都會區,走進老街的巷弄2.人文產業的改變,引動在地關懷,投入社區,創造美好生活
第十八週 成果展準備週 回顧、複習與分享本學期結業成果展練習